游戏高管涌入AI赛道:降本增效的现实与重塑未来的野心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自2023年以来,一股浪潮正席卷全球游戏产业:经验丰富的高管们正纷纷离开功成名就的游戏大厂,毅然投身于充满未知与机遇的人工智能(AI)创业领域。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关于“AIGC将淘汰99%从业者”的论断,更是为这股风潮添加了深刻的注脚。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职业转型,更像是一场面向未来的集体押注。这些行业领军人物的动向,揭示了AI驱动下的两大核心引擎:一是彻底革新现有游戏开发流程,实现前所未有的降本增效;二是以AI为基石,探索和创造全新的、颠覆性的“AI原生”娱乐形态。

动因一:AI驱动的降本增效革命

AI对游戏行业的改造,首先体现在对开发流程的优化上。生成式AI工具,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自问世之初就被各大游戏项目组寄予厚望。其强大的文本理解与生成能力,率先对翻译等工种带来了颠覆性影响。
然而,这场“降本增效”的革命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的实践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与坎坷。许多公司在引入AI工具后,发现员工的劳动强度不降反增。美术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正AI生成的图片瑕疵,策划师则必须学习复杂的提示词(Prompt)工程、本地部署AI模型,并进行专项训练,才能让AI真正理解项目需求。
尽管如此,随着AI技术的飞速进步,尤其是可控性的增强,AI在研发管线中的价值正逐渐显现。元绎娱乐创始人赵同同曾提到,在AI驱动的研发管线下,设计阶段的周期可以缩减高达60%。AI不再是简单的替代工具,而是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生产力放大器。虽然它没有让员工更清闲,却让团队在同样的时间内,产出了数倍于以往的内容,这对于追求效率和规模化的游戏行业而言,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动因二:探索AI原生玩法,重构游戏底层逻辑

比优化流程更激动人心的,是那些试图用AI重构游戏核心体验的探索。这群创业者不再满足于让AI为现有玩法“赋能”,而是致力于创造真正的“AI原生”游戏。
前网易游戏高级副总裁邵赟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当前AI在游戏中的应用多停留在‘赋能现有品类’阶段,但这属于本末倒置。AI原生玩法更值得关注,即通过AI技术重构游戏底层逻辑。”
这一理念正在催生出形态各异的创新项目:
  • 情感化AI社交:字节跳动前AI项目负责人李驰创立的喵吉托工作室,其作品《萌爪派对》以萌宠为载体,探索情感驱动型AI。这种设计巧妙地降低了AI算力负载,同时以较低的拟真度获得了玩家极高的情感共鸣。
  • 动态沉浸式叙事:前盛大游戏高管朱笑靖创立的美酷瑞,其推理游戏《福尔摩斯:暗夜追踪者》号称“每个NPC都是奥斯卡影帝”。游戏借助大模型,试图摆脱传统游戏中固定的树状剧情结构,创造一个每个选择都会动态影响整个故事脉络的复杂网状世界。
  • 高度拟真的开放世界:元绎娱乐则致力于打造一个所有元素(NPC、建筑、地形)都能对突发事件做出合理反馈的开放世界。其目标是让世界里的每个路人都拥有基础的AI能力,从而在宏观上营造出一个生生不息、高度拟真的动态生态,为玩家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感。

从“数字人”到“虚拟伴侣”:游戏公司的独特优势

这股浪潮的终极目标,或许远不止于“游戏”。以米哈游“逆熵”AI实验室前负责人邢骏创立的半图科技为例,其专注于“4D数身智能”技术,旨在打造交互感与真实感兼具的3D虚拟人。这表明,创业者们的视野已扩展到所有“数字人”应用的领域。
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亲自下场打造的《Whispers From The Star》更是将这一愿景推向了新的高度。游戏中的角色Stella凭借多模态行为协同技术,在“活人感”上达到了惊人的水平。玩家通过实时语音与她交流,引导她在险境中求生。
尽管当前AI角色在情感表达的微妙之处(如过度积极、乐观)和对话逻辑上仍有破绽,但它清晰地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创造能够提供情感支持、与人类深度交流的虚拟伴侣。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赛道上,游戏公司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们最擅长“造梦”,最懂得如何塑造富有魅力的角色、构建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并且掌握了海量的用户情感数据。当未来属于AGI驱动的虚拟世界时,还有谁比这些“造梦师”更适合成为新时代的开创者呢?

挑战与未来:算力成本与重新定义“游戏”

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挑战依然严峻。首当其冲的便是高昂的算力成本。前《字节小镇》项目的数据触目惊心:维持30个AI Agent一天的自然活动,就需要消耗近百美元的Token成本。这使得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项目在商业化验证面前举步维艰。此外,AI的响应延迟也是影响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技术瓶颈。
然而,我们正处在一个距离科幻想象最近的时刻。这些投身AI创业的游戏高管,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困难,更是AI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娱乐乃至生活方式的广阔未来。未来的“游戏”可能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形态,它或许是一个拥有无数智慧生命的虚拟世界,一个数字化的第二人生。
当那一天到来时,它叫不叫“游戏”,或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率先抵达那个未来。而这群来自游戏行业的先行者,正凭借他们的远见、热爱与行动,全力奔赴。
想要紧跟AI资讯人工智能的最新浪潮,探索更多关于大模型AGI的未来,欢迎访问 AIGC.Bar 获取前沿AI新闻和深度分析。
Loading...

没有找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