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综艺骗过700万人:从20万提示词揭秘爆款视频工作流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notion image

引言

当许多人对AI生成视频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甄嬛吃汉堡”式的鬼畜短片时,一场由人工智能主导的视觉革命已悄然来临。近期,B站上一部名为《把远古沧龙做成六道菜》的“纯AI综艺”横空出世,凭借其以假乱真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剧情,不仅骗过了700万观众的眼睛,更宣告了AI长视频内容创作新纪元的到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炫技,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揭示了顶级创作者如何驾驭大模型,将天马行空的创意变为现实。本文将深入拆解这部爆款作品背后的完整工作流,从核心创意到20万提示词的精妙运用,带你一窥AI内容创作的未来战场。

从“鬼畜”到“大片”:AI视频如何骗过700万双眼睛?

这部近7分钟的AI综艺,虚构了一场世界顶级厨艺大赛,主题竟是烹饪已灭绝6500万年的史前巨兽——沧龙。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用各自国家的烹饪手法,如“恐龙红烧肉”、“泡菜炖沧龙尾”等,角逐厨艺桂冠。其逼真的质感、流畅的镜头语言和充满戏剧性的情节,让许多观众误以为是《地狱厨房》等真人秀的特别篇,直到弹幕提醒才恍然大悟。
这次事件引发了观众群体的多样化反应,也映射出大众对AI内容认知的快速迭代: * 找茬派:起初试图在画面中寻找AI的破绽(即AI幻觉),但最终发现除了个别细节外,整体质量无懈可击。 * 被骗派:完全沉浸在剧情中,直到中途才意识到这是一部AI作品,其冲击力和新奇感前所未有。 * 赞叹派:对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如此精良和富有创意的叙事作品感到震惊,刷新了对AIGC能力的认知。 * 转化派:许多曾对AI生成内容抱有排斥心理的用户,因其出色的“内容性”而转变态度,开始正视并接受AI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媒介。
这部作品的成功,标志着AI视频已经从零散、片段化的“素材生成器”进化为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叙事、具备高度审美价值的“内容生产线”。

揭秘幕后:20万提示词与“人机协同”的艺术

“人人都是导演”的时代似乎近在眼前,但高质量内容的诞生远非一键生成那么简单。该视频的创作者,UP主@黄浦江三文鱼,分享了他背后复杂而精密的“人机协同”工作流,这其中,人类的创意主导和对AI的精准驾驭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1. 创意先行,人类是永远的导演 创意的源头并非来自AI,而是创作者自身的经历与热爱。他将自己对美食的猎奇记忆(如品尝沙虫、桂花蝉)作为灵感,构思出“烹饪沧龙”这一核心创意。在整个项目中,创作者牢牢把握着故事的主导权,负责设定六位厨师的人设、核心剧情走向等顶层设计。AI的角色是执行者和创意放大器,而非主导者。
2. 精细化提示词(Prompt)工程 为了将脑海中的画面精准传达给AI,创作者撰写了超过20万个提示词。这不仅是量的堆砌,更是质的飞跃。他总结的经验是: * 分段叙述:避免将人物动作、外貌、神态、环境等要素混在一个长句中,而是拆分成多个独立的描述段落,以降低AI的理解难度,减少“幻觉”的产生。 * 迭代优化:一个镜头往往需要准备多套提示词。第一版效果不佳,就立即修改Prompt重新生成,通过不断试错和优化,直至获得满意的画面。对于复杂镜头,一个提示词文档甚至可能长达一页。
3. 构建强大的AI工具矩阵 视频的生成并非依赖单一工具,而是由十几个各具特长的AI模型协同完成。创作者如同乐队指挥,精准地为不同任务选择最合适的“乐器”: * 写实画面:主要由谷歌的Veo等模型生成,优点是真实感强。 * 东方元素:快手的“可灵”模型因其对中国题材的深刻理解,承担了大部分东方人物和中餐爆炒等画面的生成。 * 动作捕捉:阿里的Wan 2.2等开源模型在动作生成方面表现出色。 * 后期处理:使用其他专门的AI工具进行高清修复等工作。 这种混合使用不同模型的能力,已成为顶级AIGC创作者的核心技能之一。
4. 攻克一致性难题 保持角色和菜品在不同镜头中的一致性,是当前AI生成视频的一大痛点。创作者通过在提示词中反复强调关键元素,并使用特殊语法(如用括号包裹核心描述)来提升其优先级,强制AI保持生成内容的一致性。这背后是对AI“上下文记忆”机制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利用。

AI内容创作新纪元:机遇与挑战并存

《把远古沧龙做成六道菜》的火爆,绝非孤例。它预示着一个由AI赋能的内容创作新时代的全面开启。
首先,AI长视频正成为创作者的新赛道。它极大地降低了影视级制作的硬件和团队门槛,让拥有绝佳创意的个人创作者也能与专业团队一较高下。然而,门槛的降低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未来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传统的拍摄剪辑能力,转向创意策划能力AI工具驾驭能力的结合。
其次,平台内容生态正在被重塑。在B站等平台上,AI生成的NPC歌唱大赛、AI连载漫画等内容层出不穷,播放量从几万、几十万飙升至数百万级别,显示出用户对高质量AI内容的旺盛需求。未来,各大内容平台很可能开设AI内容专区,形成全新的内容消费和创作生态。
最后,AI变现的路径也愈发清晰。对于创作者而言,掌握这套工作流不仅能创造出爆款内容,更能开拓商业广告、虚拟制片、短剧创作等多元化的变现渠道。未来的竞争,将是人类创意与AI掌控力相结合的“集团军”作战。

结论

从“甄嬛吃汉堡”到“烹饪沧龙”,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进化速度超乎想象。700万播放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创作者角色的深刻转变。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内容生产者,而是精通提示词艺术、擅长调动大模型矩阵的“AI导演”。这部AI综艺如同一声发令枪,正式宣告了AI内容创作的专业化、长视频化时代的到来。
对于每一个渴望在数字内容领域有所作为的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现在是学习和拥抱AI的最佳时机。
想要紧跟AI发展的最新动态,探索更多AI工具和提示词技巧吗?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https://aigc.bar,获取最前沿的AI资讯和实战指南。
Loading...

没有找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