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登顶Nature:揭秘背后18岁提示词大神与95后AI天才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近日,一则重磅AI新闻引爆了整个科技圈:中国大模型公司DeepSeek的研究成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封面,这不仅是中国AI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国产LLM在全球学术舞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可。
当大众的目光聚焦于通讯作者梁文锋博士时,论文贡献者名单中两位年轻的面孔——18岁的高中生涂津豪和95后研究员罗福莉,同样引发了广泛热议。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才华的闪耀,更是中国新一代AI力量崛起的生动缩影。想要获取最新的AI资讯和深度解读,可以关注专业的AI门户网站 https://aigc.bar

05后新星涂津豪:从神级提示词到AI哲思

在DeepSeek这篇重量级论文的贡献者名单中,涂津豪(Jinhao Tu)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出生于2007年的高中生,早已在AI圈内小有名气。2024年,他在首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AI赛道中,凭借创新的“自辩论”思路,让多个大模型进行多轮自我诘问与验证,最终以最高分力压全球563支队伍,一举夺魁。
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创造了一个名为“Thinking Claude”的神级提示词Prompt)。通过巧妙的提示词工程,他引导 Claude 3.5模型模拟出深度思考链(Chain of Thought)的能力,使其在推理任务上表现出惊人的提升。这个项目在GitHub上获得了超过1.5万星标,成为提示词工程领域的经典案例。
涂津豪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他对人工智能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思考过程”是决定模型推理质量的关键,让模型学会“慢一点、查一查”,比仓促给出答案更重要。对于AI的“幻觉”问题,他甚至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创造力的体现。
他的学习方法也极具启发性:“多用,多用真的非常重要。模型现在不仅仅是工具了,它更像是朋友、伴侣。”正是这种将AI视为“玩具”和“伙伴”的心态,激发了他无穷的探索欲,驱动他从一个爱好者成长为能够与世界顶级研究者并肩的贡献者。

95后实力派罗福莉:拒绝“天才”标签的实干家

名单上的另一位青年才俊是罗福莉(Fuli Luo)。这位95后研究员的履历堪称辉煌: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保送至北京大学,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读研期间便在NLP顶会ACL上密集发表论文,毕业后先后在阿里达摩院和幻方量化等顶尖机构历练。
2023年,罗福莉加入DeepSeek,成为其王牌模型DeepSeek-V2的核心研发成员之一。她不仅在技术研发上贡献卓著,还积极参与社区分享,其撰写的技术解读文章因深入浅出而广受好评。Google Scholar数据显示,她的学术论文总引用量已超过1万次,是人工智能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面对外界“95后AI天才少女”的标签和千万年薪挖角的传闻,罗福莉表现得异常冷静和谦逊。她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声,拒绝被神化,呼吁外界给予她“一片安安静静做事的氛围”,并强调自己“并非天才,只想做难而正确的事”。《Nature》论文中,她的身份标注为“独立研究者”,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这种专注于研究本身、淡泊名利的心态,让她在浮躁的AI浪潮中显得尤为可贵。

新生代崛起:中国AI力量的未来图景

从涂津豪的兴趣驱动、实践出真知,到罗福莉的学术深耕、踏实做研究,我们看到了中国新生代AI人才的多样化成长路径。他们不再仅仅是国外先进技术的追随者,而是开始以核心贡献者的身份,出现在定义AGI未来的全球顶级舞台上。
DeepSeek的成功是整个团队智慧的结晶,也是全球AI学术共同体协作的成果。但涂津豪和罗福莉的出现,无疑为这个故事增添了最亮丽的色彩。它预示着一个趋势:一个由年轻人驱动、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的中国AI新时代正在到来。
无论是对ChatGPTClaude等模型的使用,还是对前沿AI日报的关注,新一代年轻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人工智能。想了解更多关于AI变现的可能、学习最前沿的Prompt技巧,或紧跟全球AI新闻动态,欢迎访问一站式AI信息平台 https://aigc.bar,与这些新生代力量一同探索AI的无限未来。
Loading...

没有找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