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币风波:是金融创新还是新型骗局?一文看懂AI资产代币化 | AIGC.bar AI资讯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近日,一则关于“OpenAI币”的消息在科技和金融圈投下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高调推出与OpenAI股权挂钩的代币,并向欧盟用户进行“空投”,而事件的另一主角、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OpenAI却迅速发布公告,义正词严地与其撇清关系。这究竟是一场普惠散户的金融创新,还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新型镰刀”?本文将深入解读此次风波,带你一探究竟。
## 事件始末:Robinhood“大撒币”与OpenAI的紧急“切割”
事件的导火索是散户交易平台Robinhood宣布,面向欧盟客户推出一系列与美国股票挂钩的代币化产品,其中不仅包括苹果、英伟达等上市公司,更令人震惊的是,还包含了OpenAI和SpaceX这两家尚未上市的顶级私募公司。
为了迅速推广,Robinhood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大撒币”模式,向每位符合条件的欧盟用户空投价值5欧元的OpenAI币和SpaceX币,并设立了高达100万美元的OpenAI币促销基金。这一举动旨在实现其所谓的“金融民主化”,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在龙头公司IPO前分一杯羹。
然而,就在市场为之沸腾之时,OpenAI官方却泼来一盆冷水。其官方X账号发布声明,措辞严厉地强调:这些“OpenAI代币”并非OpenAI股权,公司与Robinhood没有任何合作,也从未批准过任何股权转让。这番紧急“切割”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变得扑朔迷离,也让无数潜在投资者心生疑虑。
## 揭开“OpenAI币”的神秘面纱:它到底是什么?
那么,被OpenAI官方否认的“OpenAI币”究竟是什么?它真的与OpenAI的股权毫无关系吗?
根据Robinhood的解释,这些代币并非公司股票本身,而是一种与股票价值挂钩的“代币化合约”。其运作模式相当复杂,可以概括为:
- 一个名为SPV(特殊目的载体)的独立公司,真实持有着OpenAI的股份。
- Robinhood公司持有这个SPV公司的股份。
- Robinhood再将自己持有的SPV股份的“价值权益”打包、分割,制作成可以在区块链上交易的代币,出售给用户。
简单来说,投资者购买“OpenAI币”,买到的并非OpenAI的直接股权,而是经过两层隔离的“权益凭证”。这种结构带来了几个核心风险:
- 不透明性:SPV的内部运作、持股成本和管理方式对外部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黑箱。
- 价值偏差风险:由于存在中间层,代币的价格不一定能100%精准地追踪OpenAI在私募市场的真实估值。
- 权利缺失:代币持有者不具备真正股东所拥有的投票权、分红权等核心权利。
- 流动性问题:在极端情况下,这种代币可能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风险,无法保证兑现。
正因如此,有法律界人士将其称为“虚幻的投资”,认为它掩盖了关键的投资者保护措施。
## “民主化”还是“割韭菜”?两种声音的激烈碰撞
此次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对这种金融产品性质的认定。
支持方(以Robinhood为代表) 认为,这是打破富人与特权阶层对早期优质资产垄断的伟大尝试。传统规则下,投资OpenAI这类未上市公司是顶级风投和富豪的专利,普通人被高高的门槛挡在门外。而股票代币化则提供了一个渠道,让散户也能参与到AGI和LLM等前沿科技公司的成长红利中,这是“金融民主化”的体现。
反对方(以批评者和OpenAI为代表) 则认为,这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投机行为。在“民主化”的美好外衣下,可能隐藏着收割散户的“新型镰刀”。他们指出,这种产品利用了投资者对ChatGPT和OpenAI等AI热点的追捧和信息不对称,将一个结构复杂、权利模糊的衍生品包装成易于理解的“股票币”,是在规避监管,将高风险转嫁给抗风险能力最弱的普通投资者。
对于OpenAI而言,未经授权的股权代币化交易会严重干扰其为未来IPO所做的准备,打乱股权结构,并可能提前“锚定”市场估值,带来不必要的变数。
## 从股票币到稳定币:AI时代资产代币化的浪潮与风险
“OpenAI币”风波并非孤例,它折射出当前金融科技领域一个宏大的趋势:真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从与股票挂钩的股票币,到与法币锚定的稳定币,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模糊。
这一趋势的驱动力在于其巨大潜力:提高资产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7x24小时全球交易。例如,京东等国内科技巨头也已布局稳定币,旨在利用其技术优势革新全球支付体系。
然而,机遇与风险并存。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个新世界充满了诱惑,也遍布陷阱。无论是结构复杂的股票币,还是看似稳妥的稳定币,都存在技术缺陷、监管政策变动乃至“脱锚”等潜在风险。
结论:拥抱创新,更需保持警惕
“OpenAI币”事件为所有关注AI和金融科技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它清晰地表明,当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科技与金融创新相结合时,会催生出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前所未见的风险。
作为投资者,在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概念时,突破“被保护”的传统金融框架或许意味着更多机会,但也要求我们具备更高的甄别能力和风险意识。与其盲目追逐热点,不如深入理解其背后的运作逻辑和潜在风险。
要想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持续学习和获取高质量的AI资讯至关重要。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AIGC.bar,这里汇集了最新的AI新闻、AI日报和深度分析,助你时刻保持行业前沿视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