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笔记爆火背后:AI知识管理的用户共创与深度法则 | AI资讯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引言
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之下,知识管理赛道已然成为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国内外大厂与新兴创业公司纷纷入局,试图用大模型(LLM)技术重塑我们记录、整理和运用信息的方式。然而,在这片拥挤的市场中,“Get笔记”作为一匹黑马,上线不到一年便吸引了超过150万用户,其中半数以上甚至是未曾接触过“得到”生态的纯新用户。这不禁引人深思:当功能日趋同质化,Get笔记究竟做对了什么?本文将深入剖析其创始人快刀青衣在访谈中揭示的核心方法论,为关注AI资讯和产品增长的读者提供一份独特的观察样本。更多前沿的AI新闻与深度分析,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https://aigc.bar。破局红海:从“用户痛点”而非“竞品功能”出发
信息爆炸是每个现代人的共同困境。快刀青衣指出,一个人一天摄取的信息量已相当于80年代一年的总量。这个痛点是普适的,但不同人群、不同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却千差万别。Get笔记的成功,首先源于其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深刻洞察,而非盲目追随市场潮流或对标竞品。
许多产品经理习惯于从“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来规划路线图,而Get笔记的出发点则是“我们自己和用户想要什么,但还没被实现”。他们发现,无论是学生、职场白领,还是律师、医生等知识密集型从业者,都有着将碎片化信息沉淀为个人知识库的强烈诉求。
例如,企业培训部门希望将厚重的纸质材料转化为可随时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医生团队需要高效记录和复盘每日巡检与手术纪要。这些看似“简单”的需求,背后是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Get笔记没有试图做一个包罗万象的工具,而是选择精准切入这些高价值场景,证明了只要真正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即使在红海市场也能开辟出新的增长路径。
“用户共创”的极致实践:从需求收集到投票决策
“Get笔记是和用户共创的产品”——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流。团队建立了上百个用户群,利用AI工具自动分析和沉淀海量反馈。但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们认为单纯收集需求价值有限,关键在于让用户投票。
在Get笔记的App内,有一个“产品需求许愿池”,所有来自用户反馈的需求都会被公示,并开放给所有用户投票。一个功能是否开发、何时开发,主要取决于票数的高低。这种模式带来了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 决策效率提升:产品经理无需再凭主观臆断来判断优先级,用户的集体智慧成为了最可靠的指南针。
- 用户关系升温:用户从被动的“提意见者”转变为产品发展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当用户看到自己投票的功能上线时,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 预期管理优化:用户能够清晰地看到需求池的排序,理解团队的工作重点,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催促和抱怨,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氛围。
这种极致的用户共创模式,是Get笔记能够保持高用户粘性的核心秘诀,也为其他希望通过社区驱动实现AI变现的产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深度为王:如何将60分的功能打磨到80分
在AI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实现一个基础功能(如语音转文字、会议纪要)的门槛并不高,许多产品都能做到60分的及格水平。然而,Get笔记的哲学是,如果你有独特的洞察和体验,就能将60分的功能打磨到80分,而这20分的差距,正是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关键。
以其起家的“语音速记”功能为例,Get笔记的核心并非简单地将语音转为文字,而是利用“得到”团队深厚的内容创作功底,对AI的润色能力进行深度调优。他们邀请语言学家、作家等专业人士参与调教,目标是让AI生成的文本“没有机器味”,呈现出一种“优美的中文白话文”风格,让用户感觉内容依然是“自己的”,而非ChatGPT或某个AI模型的生硬产出。
同样,在会议纪要功能上,他们不止步于记录,而是深入用户场景,增加了“记要点”(记录个人灵感)和插入图片等功能,让一份纪要成为融合了会议内容、个人思考和相关资料的综合性知识沉淀。这种对核心功能“深度”的追求,远比堆砌大量平庸功能更有价值。
聚焦核心价值:“好记、好找、好用”的产品边界
面对大模型(LLM)带来的“无所不能”的诱惑,创业团队极易陷入功能蔓延的陷阱。快刀青衣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为Get笔记划定了清晰的业务边界:聚焦“好记”、“好找”、“好用”三个核心环节。
- 好记:通过多模态记录方式,让用户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捕捉信息。
- 好找:确保用户在数年后依然能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甚至让AI主动关联和推荐。
- 好用:将积累的知识无缝应用到写作、报告、决策等实际工作流中。
任何超出这三个环节的需求,即使技术上实现简单,团队也会审慎评估。例如,他们拒绝了快速上线“脑图生成”这类热门功能的提议,因为要将一个60分的功能优化到90分,需要耗费大量资源,这会偏离产品的主赛道。这种战略定力,确保了Get笔记能够集中精力,在核心价值链上构建起难以被超越的护城河。
结论
Get笔记的快速崛起,为我们揭示了在AI时代打造成功产品的几条关键法则:回归用户价值,用深度洞察替代功能堆砌;拥抱用户共创,让用户成为产品最忠实的伙伴和设计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核心价值并做到极致。它的故事证明,技术本身并非终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更深刻、更人性化的方式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才是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想要获取更多关于AGI、Prompt工程和AI产业的最新AI日报与分析,请持续关注
https://aigc.bar。Loading...
.png?table=collection&id=1e16e373-c263-81c6-a9df-000bd9c77bef&t=1e16e373-c263-81c6-a9df-000bd9c77b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