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ton的坐与站:AI教父身体语言里的大模型警示 | AI资讯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引言:近日,一则关于“AI教父”Geoffrey Hinton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安然落座的AI新闻,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对于一位因背伤而坚持站立近18年的77岁老人来说,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Hinton的“坐”与“站”,不仅是他个人身体状况的写照,更成为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人工智能(AI),特别是大模型(LLM)技术发展的完整轨迹:从寂寂无闻的坚守,到万众瞩目的辉煌,再到如今充满警示与反思的沉静。

“坐冷板凳”的坚守:神经网络的黎明前夜

故事的起点,是一次善意之举导致的终身伤痛。19岁的Hinton因搬运重物而损伤了腰椎,这为他日后的生活埋下了痛苦的伏笔。然而,在学术生涯的早期,身体的折磨远不及精神上的孤独。
上世纪70年代,当Hinton投身于神经网络研究时,整个学术界都视其为“无稽之谈”。主流的符号AI学派占据统治地位,而他所坚持的“让计算机像人脑一样学习”的理念,被认为是早已失败的死胡同。他的导师每周都劝他放弃,以免断送前程。但Hinton却固执地回答:“再给我六个月,我会证明它可行!”
一个又一个“六个月”过去了,他坐了数十年的学术“冷板凳”。从英国到北美,他像一个孤独的布道者,艰难地推广着自己的理念。80年代,他与同伴提出的玻尔兹曼机和反向传播算法,虽然点燃了神经网络复兴的微光,但这束光很快又在90年代的“AI寒冬”中黯淡下去。
那是一个大模型概念还远未成型的时代,由于算力和数据的双重匮乏,神经网络研究步履维艰。Hinton甚至不得不在论文中隐去“神经网络”这个词,以避免被直接拒稿。身体的伤痛与事业的低谷交织,构成了Hinton早期“坐着”的人生底色——那是充满痛苦、不被理解却又无比坚韧的潜心修炼。

站立的辉煌:深度学习的黄金时代

2005年,一次错误的坐下尝试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剧痛,这成为了Hinton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从此决定,不再坐下。这个决定,戏剧性地开启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站立”时代。
正是在这种极端的身体状况下,Hinton和他的学生们迎来了深度学习的“引爆点”。
  • 2012年,站着改变世界:65岁的Hinton带领团队在ImageNet竞赛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深度学习的强大能力第一次被无可辩驳地展示给世界。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了大规模应用。
  • 站着完成4400万美元拍卖:为了将自己的公司DNNResearch卖给科技巨头,Hinton躺在公交车和火车上,站着在酒店房间里进行远程竞价。最终,谷歌以4400万美元胜出,将深度学习推向了全球科技战略的核心。
  • “躺着”完成历史性收购:为了说服Hinton参与对DeepMind的收购评估,谷歌租用私人飞机,让他可以全程躺着飞越大西洋。在DeepMind的会议室里,当所有人都西装革履地围坐时,Hinton却躺在地板上参与讨论。这次收购,为后来AlphaGo的诞生和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 站着领取图灵奖:2019年,当Hinton与LeCun、Bengio共同站上计算机领域的最高领奖台时,他依然是站着。他站着发表获奖感言,站着接受这份迟到了数十年的至高荣誉。
Hinton的“站立”,象征着AI的狂飙突进、积极昂扬。那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充满了突破、征服与无限可能。

重新落座的警示:当“造物主”开始担忧“造物”

荣耀的顶峰,往往也是反思的起点。随着大模型的能力以远超想象的速度发展,Hinton内心的不安日益加剧。2023年5月,他宣布从谷歌辞职,原因令人震惊:“我想自由地谈论人工智能的风险。”
这位曾经一手将AI推向神坛的“教父”,开始扮演起了“吹哨人”的角色。而一个奇妙的巧合是,就在他开始频繁发出警告的同时,他重新获得了坐下的能力。
在一次次的访谈中,这位老人坐得安稳,话语却掷地有声: * 他预测,AI在未来30年内导致人类灭绝的概率高达10-20%。 * 他相信,AI假以时日将拥有自我意识,并可能在短短5年内超越人类智能。 * 他用中国文化中“养虎为患”的成语来比喻人类与AI的关系:我们正在喂养一只可爱的幼虎,但当它长大后,可以轻易毁灭我们。
从站立到重新落座,Hinton的身体姿态发生了逆转,其对AI的态度也完成了180度的大转弯。如果说“站立”代表着开拓与进取,那么“坐下”则象征着沉思、审慎与责任。他坐下来,是为了让整个狂热的行业冷静下来,思考我们正在创造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掌控它。

结论:坐与站的辩证法,一个时代的隐喻

回望Hinton的传奇人生,他的“坐”与“站”仿佛一种深刻的隐喻。
坐着,是学术的冷板凳,是黎明前的潜心钻研;站着,是技术的引爆点,是黄金时代的意气风发;而重新坐下,则是面对未知力量时的冷静反思与沉重警示。这条轨迹,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完美重合。
然而,在上海签署旨在善治AI的“上海共识”后,合影时Hinton却又一次独自站立在人群之后。这或许暗示着,他的内心从未真正“坐下”。他无法安然享受退休生活,因为那个被他带出深山的“老虎”已经长大,而他作为最初的“养虎人”,感受到了最深切的责任与忧虑。
Hinton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追逐技术奇点、探索AGI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站着冲锋的勇士,更需要能够坐下来冷静思考的智者。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行业发展的深度AI资讯和最新AI新闻,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AIGC.bar,与我们一同关注并思考AI的未来。
Loading...

没有找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