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资讯速递:20亿美元史上最强种子轮,新贵搅动大模型格局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网址
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资本市场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着业界的神经。近日,一则重磅AI资讯引爆了整个科技圈:由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创办的新公司Thinking Machines,完成了高达20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不仅创造了AI领域的历史,也刷新了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种子轮的纪录。这一事件标志着AI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新的巨头正在酝酿之中。
史上最强种子轮:20亿美元的震撼与意义
20亿美元,对于一轮种子融资而言,堪称天文数字。在此之前,AI行业最大的种子轮融资额为2亿美元,而放眼整个创投史,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也寥寥无几,且多为Web3领域的项目。Thinking Machines的融资额直接将纪录拉升了10倍,呈现出断档式的领先。
这笔由Andreessen Horowitz领投的巨额资金,不仅是对Thinking Machines团队和愿景的极致看好,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赛道上,投资者愿意为真正具备颠覆性潜力的团队下重注。这不再是简单地复刻或优化现有的大模型,而是对AI未来发展路径的全新探索。
豪华天团:OpenAI的“复仇者联盟”
Thinking Machines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青睐,其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堪称“梦之队”的创始团队。公司约三分之二的成员来自AI领域的黄埔军校——OpenAI。这支星光熠熠的队伍包括:
- John Schulman:OpenAI联合创始人,前强化学习团队负责人,现任Thinking Machines联合创始人及CTO。
- 翁荔:北大校友,OpenAI前安全团队负责人。
- Barret Zoph:OpenAI前研究副总裁。
- Alec Radford与Bob McGrew:两位OpenAI元老级人物,分别为GPT-1的一作和前研究主管,现担任公司顾问。
这个团队几乎囊括了驱动OpenAI技术突破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拥有开发顶尖大模型的实战经验,更对现有AI技术的瓶颈与未来方向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这支无法被轻易复制的人才力量,构成了Thinking Machines最坚固的护城河。
巨头也吃闭门羹:苹果与Meta的失之交臂
在Thinking Machines正式宣布融资前,科技巨头们早已闻风而动。据报道,苹果和Meta都曾试图投资甚至直接收购这家初创公司,但均被创始人Mira Murati拒绝。
尤其戏剧性的是,在收购提议被拒后,Meta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并未放弃,转而采取了“挖人”策略,试图直接高薪聘请John Schulman等核心成员,但同样以失败告终。这一系列的“求而不得”,不仅凸显了Thinking Machines团队的凝聚力和独立发展的决心,也反映出顶级AI人才在当前市场上的稀缺与号召力。他们选择的不是依附于现有巨头,而是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打破“一刀切”:Thinking Machines的独特愿景
获得巨额融资后,Thinking Machines将走向何方?根据其对外公布的有限信息,该公司的目标是打破当前AI领域“一刀切”的模式。与追求完全自主、替代人类的AI代理不同,Thinking Machines专注于开发可高度定制、支持人机协作的多模态AI系统。
他们的核心理念是“增强而非取代”,旨在打造能够与各领域人类专家协同工作的AI模型。这意味着其技术将不仅仅局限于像ChatGPT那样完成通用任务,而是能深度适应从科学研究到工业编程等更广泛、更专业的领域。此外,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开放科学”的倡导者,计划通过分享论文、代码和模型来促进整个社区的合作与进步,这与许多顶级AI实验室日益封闭的生态系统形成了鲜明对比。
结论
Thinking Machines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登场,它集结了顶尖的人才、获得了空前的资本支持,并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发展愿景。这不仅仅是一次融资事件,更是AI行业格局可能发生剧烈变动的预兆。它告诉我们,AI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竞争的焦点正从单纯的模型规模转向团队、愿景和生态的全面较量。
想要持续追踪最新的AI资讯,深入了解大模型、Prompt工程以及AI变现的前沿动态吗?欢迎访问AI门户网站
https://aigc.bar
,这里汇集了最全面的AI新闻和最实用的工具指南,助你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每一个机遇。Loading...